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pg电子回家感受“乡村脉动”编者按:家乡的自然风光、风土人情……是每个人记忆中最美丽的底色。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“家”不同,每年的春节回乡之旅,对常年奔波在外的记者来说,都是一次新的体验,城市与乡村的互动、丰收背后的喜忧、农民生活的变迁,这些看似“老套”的主题,其实恰恰最有“味道”,最值得咀嚼。因为时代大潮裹挟下的乡村巨变,就蕴藏在这点点滴滴之中。
雾霭,把乡村的天空拽得很低。此起彼伏、时断时续的新年鞭炮声,把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南埂村引入了马年的第一天。傍晚时分,记者走进了几个农户的家,同村民们聊起了他们对“城乡一体化”的期盼。
“城乡一体化?搞不清楚哪一年可以最终搞成,乡亲们倒是很盼望的。”老吴说:“老乡们看得到的变化,是实实在在的。”
过去,村子里一下雨,路就没法走,到处是泥。现在,路修到了家门口,虽然是石子路,但毕竟下雨天走路方便了。村子里的石子路连着乡村公路,但乡村公路有一个缺陷,虽然是硬化路,可只有一辆轿车那么宽,想错车太难了。
村民过去吃水,要么到邻近的长江里去担水,要么到附近的沟塘里取水,因为水不太干净,所以,讲究点的村民就用明矾净化后再吃,不太讲究的村民,等水稍微沉淀变清后就吃。南埂村在圩区,过去吃水,常吃到有血吸虫的水,不少人患上了血吸虫病。现在,大观区在南埂村附近修建了自来水厂,城乡居民共用“一管水”,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。
过去村民见到最多的人是“赤脚医生”,现在村里有了卫生所,更重要的是,农民有了新型合作医疗。平时缴点钱,看病的时候有国家补助,还能报销一大半。另外,新农保也让农民养老有保障。
“城乡一体”得有个过程。初看,以为南埂还是原地踏步,但仔细想想,确实,“城乡一体”让村民享受到公共服务的阳光。村民有很多新愿景,比方,垃圾围村没有解决,住房没有新的规划,小学校的师资有待补充……
分田到户时,他春(化名)家是4口人,人均分田1亩左右,一年种一季棉花,一季小麦,轮作油菜和玉米,复种算上,1亩地收入满打满算也就是2000多块钱,孩子要念书,家里的房子要新盖,老人要养……他春处在“收入饥渴”之中。
因为地里种不出多少钱来,他春开始学布花编制手艺。10年前,师傅介绍他去西安搞布花编制,一个小作坊,他带领媳妇和儿子,没日没夜地干着。靠信用赢得市场,也赢得了收入。他的小作坊,现在每年的收入是10万元,比在家种地强多了。现在,他全家已在西安安营扎寨,还在郊区为儿子按揭买了套小房子。
除了市场时好时坏外,最令他不顺心的事是,经常有一些部门以办这个证那个证为由来罚款,要正规就罚得多,开个收据或不要就罚得少。所以,为了维持生计还得忍气吞声。
同他春经历相差无几,南埂村2000多适龄劳动力大部分都在外打工谋生。地,转包给别人;转包不出去的话,就撂着荒。虽然心痛,但也没什么好法子。正因为如此,打工收入几乎成了南埂村村民的全部收入。村民打工的年净收入水平不低,平均线万元。
收入水平的提高,使南埂村“打工经济”渐成气候。平时,村子里青壮劳力都不见了,因为过春节,再远的路,打工的村民都要回家看看。他春说:“其实,家里已一年没人住了,但在西安,总不认为那是自己的家,南埂才是。”
望着即将擦黑的天空,他春说,很多打工的家庭有一个心病,为了生计,这个城市一个,那个城市一个,搞得一家人不能在一起。假如夫妻不在一起,儿女不在一起,还是很纠结的。
挂灯笼,拉大纸,贴春联,年三十这天,堂叔武学玉一家忙碌着。在山西寿阳县立元村,武学玉算个精明人,当过30多年村干部,种地也是把好手。
“今年收成不错,亩产上了1600多斤!”寒暄几句,堂叔指着院里堆得小山一样的玉米说,过完年就能卖了,照现在行情,一亩稳赚1000多块。
“过去城里人叫咱‘庄稼汉’,现在是‘职业农民’。”同样是种地,武学玉觉得最大变化是轻松了:“耕牛下岗,铁牛上岗,政策实惠,粮价得劲,我种的25亩玉米,总共干不了2个多月,一年能收入2.5万元,挣得不比在外打工少。”
第一步是良种。五年前,爱赶时髦的堂叔用上先玉335种子,通过高效密植,每亩从300多株增加到4400株,“这品种抗倒伏、成熟好、脱水快,当年亩产就翻了番pg电子模拟器。”
第二步是农机。2012年他享受国家农机补贴,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,配套了旋耕机、点播机等农具。60多岁老汉学开手扶拖拉机,老伴天天提心吊胆,“最担心走下坡路,刹车是反方向来的,有一次差点儿开到沟里。”可老汉有股不服输的劲儿,终于学会了开拖拉机,旋耕、点播等新技术落户田间,亩产噌噌往上蹿,一亩地顶过去两亩地。
虽然用上了新技术,武学玉觉得差距还很大:“县里南乡那些地,玉米都是吨粮田了pg电子模拟器,在电视上看到东北不少地方,亩产能到2500多斤,咱家的技术在人家那里早过时了。”
先看种子。“现在买种子有点像撞大运,心里没底。”堂叔说,这两年先玉335有点退化,可再选什么种子?东北种子产量高,拿来能不能适应?咱这儿有啥新品种?现在这些问题没地方去问,只能听经销商吆喝。堂叔回忆上世纪70年代,那时年年都搞试验田,组织大家参观学习,现在都没了,这些年连农技员都见不到了。
再看农机。堂叔说,人家是大马力机器旋耕,一下去就40多厘米,深耕深松,产量肯定高,咱小型农机比不了。另外,人家是平原地区玉米收割机,在咱丘陵山区不适应,收一次丢的太多。
还有基础设施。村里的1400多亩地,全都是靠天吃饭。堂叔说,30多年村里没有来过农田基础设施项目,这几年总的来说年景好,可一旦遇上个大旱年,就只能干瞪眼没招了。
武学玉年年从电视上看中央一号文件,尤其是关心有关粮食的政策,但他觉得电视上说的政策有的没有享受到,比如良种补贴、科技推广、测土配方等等,他常这样宽慰自己:“咱这里不是粮食主产区,也许有的政策咱这就该没有。”
说起今后怎么种地,武学玉觉得还是要多琢磨合作社,“我和你婶儿年纪大了,再过几年地里的活就干不动了,孩子们都在城里安了家,加入合作社能省不少心。”但想法和现实之间还有差距,村里前几年成立过种植合作社,没干多长时间就黄了,一是因为农民想法难统一,二是山丘区地块分散,像他家的25亩地,分了近20多片,小的只有几分地。
孩子们几次想接他们进城,但两口子都不想去。武学玉说,现在农村政策越来越好了,新农合、新农保,农民负担轻了。他说:“撵上人家吨粮田,还有好多新技术要琢磨,不紧紧跟上,咱就该下岗啦!”
一年到头,走亲访友;多年不见,同学好友小聚……这些都是人之常情。给小孩发压岁钱pg电子模拟器,500元起步,婚包三五千元,稀松平常……很多农民甚至工薪阶层,都坦言人情可贵,压力不小!这是记者春节回浙江老家的一个最大感受。
大年二十八,刚回老家,就有两个小学同学找我小聚。还未入席,同学见到我3岁小儿,每人掏出一个红包,每个厚厚一沓,1000元的压岁钱。很单纯的同学聚会,给1000元压岁钱,难道是老同学有求于我?饭桌上,不禁嘀咕。饭桌上叙旧闲聊,直到酒散人走,未提任何帮忙的事。
我哥笑笑:“我们这里的压岁钱现在基本上都是500元起步,稍微年轻的长辈给小孩1000元压岁钱,很正常。”
我记忆中拿过的压岁钱最多是100元,大概是我10多年前上大学时。上次回老家,还是四五年前,记忆中发的压岁钱一般也就两三百元。由此推算,四五年翻一番。
“是够快,平时压力也不小!”在事业单位上班的哥哥告诉我,这些年老家的人情钱一直飙涨,特别是“十一”黄金周、春节期间,办喜事的特别集中,“十月份我的工资经常不够送人情,春节期间年终奖根本不够用,还得搭上一年到头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。”
见到三婶,是在小叔儿子的婚礼上。刚一落座,见到我儿子,长辈们又争先恐后的发压岁钱。红包一个比一个大,线元的。
席中,三婶过来把我拉到厅外一个角落。拿出200元压岁钱,很不好意思地解释:三叔身体一直不好,家里没多少收入,头一次见到我儿子,不好意思只能少给点,聊表心意。
“心意我领了,红包就别给了。”我执意不收。推来塞去几次,三婶开始红上了脸:“你不拿,就是嫌少,就是看不起叔婶!”
小叔告诉我:“今年你弟喜酒小办,只请了我的同辈和一些至亲。”婚宴只有四桌,确实规模不大。我看后顿觉小叔这样挺好,响应中央号召。但一看上的酒菜,一点不低调。一大堆生猛海鲜,10个人30来个菜,盘子堆得三层高。一结账,一桌4000来元。酒席办两餐正餐,人均消费就得800元,再加上别的开支,人均人情少于1000元,叔叔确实得贴钱办。
普通百姓过日子,不精打细算不行。办个喜事也不能大把贴钱,影响正常生活,这是大家的共识。怪不得一看礼簿,份子钱没有少于1000元的,五千,上万的都有。
看来,要降份子钱,还得从降低酒席费用着手。饭后问小婶,有没有办法降下来?“我也想啊,可是实在没什么好办法!”她笑着摇头:自家办省钱,现在大家多数在城里买了商品房,办酒席哪有那么大场地、那么多餐具?春节期间办,菜市场上绝大多数菜价比平时都涨了五成以上,费用肯定更高,可也就春节,能让亲朋好友们凑得齐整点。“好在这些年时兴打包了,这些剩菜全家过年绰绰有余,放在以前,浪费更大!”
人情可贵,但人情要是成了负担,也就变了味。“如果能借着这次中央转作风,能把人情风也转转,自然大家都欢喜。可这么多年形成的传统习惯,不是说转就能转的。退一步想开点,也没什么大事,人情嘛,终归有来也有往。”哥哥的话挺有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