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...
pg电子“太空水族馆”开张!神十八将在太空养的是什么鱼? 第2眼“太空水族馆”要开张啦!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定于4月25日发射pg电子模拟器(试玩游戏)官方网站,这次跟随3名航天员一起出发的还有斑马鱼。
据了解,神舟十八号将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,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,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,实现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。
斑马鱼上太空历史很悠久,1976年就曾经到访过苏联的“礼炮五号”空间站。而在2012年,日本空间局也造了一个水族箱送上了国际空间站,实验目的是观察微重力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。
这也并非我国首次带斑马鱼上太空。2022年7月24日,中国天宫空间站首个实验舱“问天”成功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,也带了斑马鱼、拟南芥、线虫、果蝇等动植物开展空间生长实验。
在问天实验舱,科学家专门构建了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的小型密闭生命生态系统。这个密闭的“水族箱”中约有1升多水、四五条斑马鱼,还有些藻类和微生物。斑马鱼呼出二氧化碳给藻类进行光合作用、吃食物排泄的粪便给金鱼藻进行营养供给,藻类产生氧供给斑马鱼,这对组合就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循环系统。
为什么上太空的是斑马鱼呢?资料显示,斑马鱼体长虽然只有3~4厘米pg电子模拟器(试玩游戏)官方网站,但生命力旺盛pg电子模拟器(试玩游戏)官方网站、容易饲养、繁殖能力强,一年可以繁殖6~7次。斑马鱼的鱼卵透明,便于研究人员观察胚胎发育过程,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。更重要的是,斑马鱼和人类基因有87%的高度相似性,可用于研究与揭示生命体具有的某种普遍规律。
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表示,如果以斑马鱼构建的水生生态系统能够在空间站得到比较成功应用,希望可以持续支持类似的水生生物样品作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平台,这将会非常有价值。
早在2014年,我国就开启了太空养鱼项目。与地面上的鱼缸完全不同,太空鱼缸必须是密闭的,不然水会“飘走”,斑马鱼游动起来也会将水推开。喂食、捞鱼卵,这些在地面上易如反掌的事,在太空的失重状态下,都变得异常艰难。
参与项目研发的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工程师田清打了个比方,“航天员在空间站里的时间安排非常紧凑,除了空间站日常的维护工作和锻炼身体保持好的状态,他们要做大量的空间实验。靠航天员一天几次投喂鱼食是不现实的,一定要做出自动投喂装置。”
这首先要解决鱼食的形状问题,颗粒状、木屑状的鱼饲料在太空条件下无法投喂,怎么样才能把鱼食妥妥地送进密闭容器里呢?
经过几番脑力激荡,科学家们想到了把鱼食做成方便挤进鱼缸的牙膏状。可做出来的膏状鱼食因为加了大量粘稠剂,气味变了,鱼儿压根不吃。于是,又做了大量的鱼食成分改良试验,最终成功“驯服”鱼儿接受膏状鱼食。
科学家们先用了弹簧自动弹射的办法,投喂的自动化问题解决了,可装鱼食的“进匣” 环节,仍需劳烦航天员动手。他们又试了电梯式旋转送入的方式,定时定量自动投喂,可如此一来就需要把食物预埋进培养盒,限定了实验周期,如果实验进程延长,鱼儿后期有可能会出现没有食物吃的情况,实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。
在将近一年的摸索后,一套自动监测鱼儿生长变化并自动喂食的智能系统终于研制出来,而整个水族箱样品直至2019年才研制出来。在问天实验舱发射前,水族箱地面模拟实验全部合格,与生命生态、生物技术实验柜系统配合天衣无缝,才有如今神舟十八号航天员执行“太空养鱼”的任务。
早在2016年,“天宫二号”就成功进行了生菜在轨培养试验,这也是我国首次在太空人工栽培蔬菜,当时并没有让航天员在轨食用,而是将植物采样带回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。
随着科研人员不断对栽培基质和装置进行升级,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在轨期间,利用植物栽培装置成功栽培了生菜、小麦和矮秆番茄等植物。此外,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还首次实现了在轨食用种植的生菜。
航天员蔡旭哲吃完“太空生菜”后说道:“我觉得在太空种菜和地面还是有一点不一样,可能生菜对阳光的需求不是那么高,长得还不错。说起味道怎么样,我觉得吃起来味道美极了,因为这个生菜是在太空空间站里面,没有受到任何的污染,而且给它浇的水也都是空间站里面的再生水。能够吃到这样的生菜,我觉得真是很幸福、很幸运。”
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仓怀兴表示,如果把植物在空间的相关规律研究透彻,就可以进一步培育适合在空间种植生长的粮食作物,将来甚至可以到火星种粮食。